一周文化讲座|关于人生和世界,你想再谈点什么?

一周文化讲座|关于人生和世界,你想再谈点什么?

yigelaigebao 2025-07-04 装修心得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北京|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启迪——《文化的江山》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0:00

地点: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6号远洋国际中心E座27层先知书店

嘉宾:刘刚(写作者)、李冬君(学者)、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一提起中国近代史,我们总会想起一系列西学东渐,西方影响中国的历程。殊不知,17、18世纪的中国,也曾广泛影响启蒙时代的欧洲。“中国风”吹遍欧洲,丝绸、茶叶、瓷器改变了贵族的生活方式;孔子的思想、老子的哲学、《易经》的思维“启蒙”了欧洲知识分子;就连人民大众也都爱上了中国的戏剧、诗歌以及文学。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路易十四念兹在兹中国之时,清朝的康熙为什么也把目光投向了欧洲的数学与科学?是否可以说,文明的交流远多于文明的敌视?如何既从世界看中国,也从中国看世界?中国与西方在历史上曾有几次相遇?这些问题正是这本《文化的江山09》所要回答的,也是本场活动所要追问的。刘刚、李冬君老师从文明和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任剑涛老师则从哲学的视角反思中国历史,孟宪实老师则从唐宋的历史再审中国。相信四位老师必能碰触出智慧的火花。

北京|人类与光的故事

时间:7月5日(周六)14:00-15:3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B座一层雍和书庭

主讲人:苗千(媒体人)

当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 “万物皆数”,当牛顿在 1666 年 “奇迹年” 构建古典力学体系,当 1905 年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重塑时空认知——科学理论如何像火炬般照亮人类文明的进程?《改变人类进程的科学理论》以两次科学革命为核心,串联起从古希腊到 21 世纪的科学思想史。7月5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新书《改变人类进程的科学理论》的作者、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苗千,他将带来一场关于“人类与光的故事”专题讲座,从燧石取火的微光到跨越星系的星光,人类与光的故事,正是一部浓缩的文明进化史。

北京|具身:在AI时代重塑剧场

时间:7月5日(周六)14:00-17:00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9层度刻LAB中信书店

嘉宾: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许华哲(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何雨繁(戏剧导演、演员、编剧)、钟海清(编剧)

在AI快速生成文本、模仿人类情感、掌握感知与运动控制能力的今天,剧场——这一原本属于人类情感表达与集体想象的空间——是否依然属于“人”?当哲学思维深入技术伦理,剧作灵感源自算法模型,导演与演员开始与非人智能共舞,我们正置身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交汇点。本场活动由清华哲学-戏剧节艺术总监肖薇主持,邀请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与实践者:德国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专家余明锋、具身人工智能研究者许华哲、实验戏剧导演何雨繁以及以AI主题剧作《硅心镇》广受关注的编剧钟海清,进行跨界对话。对谈将围绕“人类经验是否可以被编码”“AI能否成为戏剧共同创作者”“在哲学视角下我们如何重塑剧场美学”等议题展开。

北京|精神分析,一份可能的职业——《心的表达》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李沁云(心理咨询师)、陈曦(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怀着对人性和人心的好奇,已经在美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的李沁云选择在34岁时重新去做学生,投身心理治疗行业,并将精神分析作为自己的一生志业。从学徒期的被治疗体验、新手心理咨询师经历,再到作为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候选人的感悟,《心的表达》记录了李沁云从2017年至今在不同阶段的思考。7月5日,我们邀请李沁云和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陈曦、《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申璐,一起来聊聊精神分析这份可能的职业,谈谈它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路径,也分享它如何让我们听见自己与他人的声音。

北京|“看客”的“目光”:近代中国视觉文化漫谈——《“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启皓大厦1层西门中信书店

嘉宾: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玉章特聘教授)、唐宏峰(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黄琼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在各类图像让人目不暇接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重新走进近现代中国的视觉世界?本次分享会将带领大家回到晚清图像时代兴起之初,跟随街头巷尾“看客”的目光,站在观看者的位置,感受当时人们在看什么、怎样看、什么决定了这种看、这种看又如何被图像所捕捉。7月5日,我们邀请大家和中国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吴琼教授、唐宏峰教授,与《“视而不见”》的作者黄琼瑶博士一起走进视觉文化研究的前世今生。

北京|解“醉”千年局

时间:7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

嘉宾:王红波(酒文化学者、一级品酒师)、韩兴林(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技术部主任、教授)

《千杯不醉——四大名著之酒文化》的作者王红波以独特的视角,从四大名著的觥筹交错中打捞出被时光掩埋的酒文化智慧。7月5日,王红波携手国家白酒评委韩兴林教授做客DT51,邀您共赴“解‘醉’千年局”。

北京|从唐诗到小说的文学壮游

时间:7月5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李修文(作家)、六神磊磊(作家)

唐代对于今天的人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以至于一千多年以后,我们仍然念念不忘那个朝代的风采和文学?在作家李修文的最新小说集《夜雨寄北》里,一只来自婆罗洲的猴子,在颠沛流离之中学会了吟唱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作家六神磊磊从2022年开始推出“唐诗三部曲”,关于晚唐,他想必也会提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7月5日晚,我们特别邀请李修文、六神磊磊两位作家及《新周刊》内容中心总监朱人奉做客SKP,从唐朝文化热出发,开启一场从唐朝到今天、从唐诗到短篇小说的“文学壮游”。他们将会讲述,在今天如何重新发现唐诗,在短篇小说中如何塑造诗意。

北京|当生活突然失控,我们如何接住自己——丁丁张《强光直射》新书首发暨读者签售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4:30

地点: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商城北区地下二层西西弗书店

主讲人:丁丁张(作家、媒体人)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个名为“情绪稳定”的面具,背后的真实面貌却是“时刻想发疯”。今天和大家分享丁丁张近期的一本新书——《强光直射》。这是他写给当代人的“发疯文学”,也许会成为你的“情绪急救出口”。书中对中年危机、女性觉醒、亲密关系博弈的探讨,成为当代都市人的集体镜像:“我们太习惯扮演‘正确’的角色,却忘了真实的自己也需要出口。”人面对真实的自己,方法有三个:到别处去,到强光里,到另一个人面前哭泣。7月6日,丁丁张和这本献给当代年轻人的“发疯文学”做客西西弗书店·北京国贸商城店,一起来直面“强光”吧!

北京|美术、电影与印刷之“看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时间:7月6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黄琼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吴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曾小凤(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小迪(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近现代中国的视觉世界异常丰富又急剧变化,传统视觉艺术发生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型,新型的视觉技术也不断流入扩散,美术、电影、摄影、印刷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型“镜城”。视觉文化研究本身的多学科取径,能帮助我们“看见”历史和文化中的“视而不见”,从而启发我们从视觉角度重新思考过去与当下。7月6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的作者黄琼瑶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吴键、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曾小凤、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讲师张小迪,以及学术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刘白芊,这些分别来自视觉文化研究所关涉的不同学科的新锐学者,共同做客SKP,在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对话之间,“看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北京|无中生有,在时间之外——杨好新书《大眠》北京分享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郎家园6号郎园Vintage16号楼虞社演艺空间

嘉宾:隋建国(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林白(作家、诗人)、庄子玉(建筑师)、杨好(作家)

越是离散的时刻,越是需要同伴,需要交流、共识、理解和安慰。7月6日晚,我们特别邀请雕塑家隋建国、作家林白、建筑师庄子玉以及策展人祝羽捷和作家杨好一起,就杨好新作《大眠》中所传达的“意义在时间之外”的议题展开交流。

北京|重识徽音——从“太太的客厅”到建筑学家林徽因暨《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9日(周三)14:00-16:3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地下二层北大书店

主讲人:胡占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一代才女”林徽因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长久以来,林徽因的建筑成就总是被与梁思成并提,而迄今为止,还未有一部著作从林徽因的个人视角完全地、独立地讲述她的建筑思想,引导大众认识她在建筑领域的杰出成就,将她置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中进行认知和书写。7月9日在北大书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认识建筑编辑团队及作者将结合首部聚焦林徽因独立建筑思想的文集新编《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举办沙龙活动,以林徽因的建筑活动为主题,从北总布胡同“太太的客厅”说起,从北平文人往事谈至林徽因的建筑人生。

上海|“大女主”李清照和她的宋词世界

时间:7月4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夏丽丽(美国巴纳德学院助理教授)、翟墨(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研究员)

李清照的一生,是一卷被命运反复题跋的手稿。这位被后世不断重塑的才女,其形象始终在“文学偶像”与“礼教异端”的夹缝中摇摆。而当我们穿越争议回望她的文学世界,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现:为何词这种文体,会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女性气质”的表达?当男性词人热衷于代拟闺怨离愁时,李清照作为罕见的女性创作者,其作品反而陷入了被过度“自传化”解读的困境。而长期主导宋词研究的“豪放”与“婉约”二分法,是否在简化词体发展的丰富脉络?从温庭筠的秾艳,到柳永的市井,再到苏轼的旷达,最后到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词如何从宴乐助兴的“小道”,成长为足以与诗比肩的文学高峰?7月4日晚,我们邀请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巴纳德学院助理教授夏丽丽,和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研究员翟墨,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聊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中国文学高峰——宋词。

上海|神话里的中国梦系列活动第三讲:伏羲画卦

时间:7月5日(周六)10: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唐启翠(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八卦不是算命专用,伏羲那破开混沌的“一”“- -”符号,其实是与宇宙、生命、文明起源共享的一套“创世”语法。伏羲女娲交尾缠绕的螺旋符号,与现代生物分子学DNA双螺旋结构一样,串联起的文明起源与万物秩序。本次讲座将以《伏羲画卦:从远古思维导图到现代文明的基因密码》为题,在神话学、民俗学、考古学等跨学科对话中,带你破译远古“思维导图”的神奇力量,解码伏羲画卦的科学隐喻和刻进中华文明基因里的思维模式,看先民如何用阴阳之道刻画文明源代码,编织宇宙和生命的共同秩序。

上海|契诃夫用生命的灯油点燃他的剧作

时间:7月5日(周六)13:00-15: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吴小钧(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海鸥》是安东·契诃夫于1896年完成的四幕喜剧,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7月5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吴小钧,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副编审陈飞雪,将莅临上海图书馆东馆,与我们一起分享《海鸥》与契诃夫的戏剧创作。

上海|集体记忆与自我叙事——《毕业季》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傅星(小说家、编剧)、张定浩(作家、《上海文化》副主编)、吴越(《收获》杂志编辑)

《毕业季》不仅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小说,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集体。傅星聚焦1970年代的上海,追忆了那个时代的少年们是如何争取自己的未来,又如何被命运裹挟的。不同家庭背景、身份地位的青少年有着各自的成长困境与选择,而在此之上,时代也像无形的手,掷出命运的骰子。我们将一起探讨青春的遗憾与成长的意义:集体记忆是经历的底色,而个人的自我叙事将书写自己的色彩。

上海|去人类学博物馆看什么?——《77街的神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5:30-17: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薛茗(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

今天,我们身边的数字化资源相当丰富,坐在电脑前抬一抬手指便可搜索到一件器物的图片或了解一段遥远的历史,但亲身站在一件器物前的观看体验仍然难以被网络取代。更重要的是,博物馆的展厅不仅仅是摆放器物的空间,它还是人类学家迈尔斯(Fred Myers)说的“文化碰撞的场域”(intercultural field)——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走入展厅,由展品或展览叙事引发讨论,哪怕有时是沉默,有时是激烈的争论。这恰恰是展览,甚至也是博物馆存在的最关键的意义之一。《77街的神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介绍了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7月5日下午,我们将从这本书里珍贵的文物和有趣的故事开始,邀请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薛茗,《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共同走进人类学博物馆的世界。

上海|卡夫卡:游戏改编中的文学记忆

时间:7月5日(周六)19:00-20:30

地点:杨浦区仁德路120-2号Bookwoods不可无字书店

主讲人:夏帆(复旦大学德文系学生)

2024年,时值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歌德学院和 Charles Games 游戏工作室共同推出了剧情冒险游戏《玩转卡夫卡》(Playing Kafka),重构了卡夫卡的经典文本《审判》《致父亲的信》和《城堡》。游戏将荒诞的叙事风格融入游戏设计,邀请玩家在人物操纵、话语选择和场景转换中共同完成叙事和对卡夫卡的致敬,共创卡夫卡的当代文学记忆。7月5日,Bookwoods特邀夏帆做客书店,带大家走进卡夫卡的文本《城堡》以及游戏《玩转卡夫卡》的第三幕《城堡》,漫谈文学如何在游戏中重生:卡夫卡式空间如何变成游戏地图?玩家如何在“无意义的选择”中体验叙事的张力?文字如何在互动中生成记忆的残响?作为读者、玩家、研究者,我们如何重新进入卡夫卡?

上海|纸上银幕:侦探默片与影戏小说——《陆澹盦侦探影戏小说集》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三楼外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嘉宾: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华斯比(晚清民国侦探小说收藏家、推理小说研究者、书评人)、王培雷(影评人、编剧)

“影戏”是电影传入中国时最早的译名,而“影戏小说”则是民国初年诞生的一种特殊小说文类——通俗文人通过观看西方电影,将大致剧情记在脑中,后以文言“译”写成中文小说。《陆澹盦侦探影戏小说集》是以传统文言叙写现代侦探电影故事的一部奇书。书中收录的七种小说,既是中国早期侦探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20世纪初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交互相融的生动样本。本次“读道”上图新书分享会,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晚清民国侦探小说收藏家华斯比和影评人王培雷将来到现场,围绕陆澹盦先生的侦探影戏小说创作、书中七部小说所对应的美国侦探冒险电影、民国时期美国默片来华情况等展开讲述。

上海|一部千年游戏史 解码华夏童趣基因——《玩物采真:中国古代游戏史》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4:00-15:30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嘉宾:蔡丰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徐华龙(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戴建国(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

游戏,是童年生活中最具创意和乐趣的活动,不仅带给人们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愉悦与激奋,也忠实记录了历代社会中的趣闻轶事与世态风情。7月6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徐华龙、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戴建国,将携新书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一部千年游戏史 解码华夏童趣基因”主题讲座。老师们将与读者一同跨越历史时空,了解中国古代的游戏项目内容,例如蹴鞠、投壶、七巧板等,探索隐藏在华夏游戏史中的“童趣基因”。

上海|《白夜行》中的“光”与“影”——经典文本在音乐剧中的新演绎

时间:7月6日(周日)18: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乐享厅(红厅)

主讲人:刘令飞(音乐剧演员)

东野圭吾笔下那场没有太阳的共生之约,是否仍在你心底徘徊?当文字在舞台上被音符与肢体重新解构,会碰撞出怎样的灵魂回响?7月6日晚,诚邀《白夜行》书迷相聚上海图书馆东馆,共赴一场与“白夜真相”的舞台之约。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李欣对话著名音乐剧演员刘令飞,分享对于“桐原亮司”的深度诠释与独到见解,揭秘音乐剧如何重构雪穗与亮司的命运悲歌......

广州|作家与城市: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穿行——王美怡《广州事情》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王美怡(作家、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小说家)

一座城市的记忆,如何在文字中重生?当严谨的历史考据遇上灵动的文学笔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5日,知名作家、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美怡将携新书《广州事情》做客广州方所。本次活动特邀著名作家张欣作为嘉宾,她的长篇小说新作《如风似璧》首次涉及广州民国史题材,书写三位女性在动荡时代中的生活与抗争。两位写作风格迥然不同的女性写作者同时把目光投射到广州这座静水流深的南方城市中。她们将从各自不同的写作经验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用文字讲述一座城市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故事?历史研究如何滋养文学创作?文学又如何让历史“活”起来?

南京|观看是我这辈子的主题——老安《气呼呼的小词典》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老安(图片及视频摄影家)、严明(摄影家)

1981年,年仅22岁的意大利青年安德烈·卡瓦祖蒂(老安)首度来华,次年留学复旦,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老安出版了他的首部随笔集《气呼呼的小词典》,96则词条,记录了他大半生的行迹、观察和思考。摄影家严明,大学毕业后做过中学老师、摇滚乐手、杂志编辑、唱片公司企宣、报社记者,但最终选择了摄影,并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作品关注变迁中的传统人文的消逝与留存,饱含诗意,凝固下一个个“决定性气氛”。他说,“照相就是内心的一次瞬间的投射”。7月5日,我们邀请摄影家老安和严明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一起聊聊摄影与文学,聊聊他们一生的主题——观看。

南京|绿皮火车一直在路上:音乐不停,故事不停——周云蓬作品分享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主讲人:周云蓬(民谣歌手、作家)

“时间这列透明的火车,载着我向前,不舍昼夜。”7月6日下午,民谣音乐人、诗人周云蓬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带领我们用文字摆脱黑暗,用心聆听,在歌声中寻找真正的光明。

杭州|行吟江南 朝圣诗路——沈苇诗集《水上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4:3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西侧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嘉宾:沈苇(诗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哲贵(作家)、王侃(评论家)、曹元勇(出版人)等

7月5日,我们邀请著名诗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沈苇携《水上书》做客纯真年代,与作家哲贵,评论家王侃,出版人曹元勇,诗人泉子、江离、飞廉、卢山对谈,作家、杭州市作协副主席池上主持,谈谈多维度丰富书写的江南,变化与永恒的江南,文学与诗歌里的江南。

杭州|一场前往宋朝的诗歌之旅——梁晓明诗集《神游》新书分享会

时间:2025年7月5日(周六)14:30-16:30

地点:上城区中山中路6号南宋书房

嘉宾:梁晓明(诗人)、树才(诗人、翻译家)、王晓乐(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2025年6月,梁晓明的全新诗集《神游》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部诗集中,他穿越回宋朝,与千年前的“同行”对谈,时而沉思,时而激越,每一次“神游”,都是一场灵魂的碰撞,艺术的精进。而借助这趟“神游”梁晓明再次思考现代精神与古典情怀的融合之道,汉诗写作还有何种可能。

杭州|关于人生和世界,你想再谈点什么?——《空谈》读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乐堤港B区单向空间1F

主讲人:林垚(学者、高校教师)

这不是一场正襟危坐的学术讲座,而是一次轻松又真诚的对话。作为一位专注公共哲学的研究者,三土会用哲学的视角与你一起探讨那些看似复杂却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一起聊聊人生的那些烦恼、思考和期待,聊聊这个世界的变化、挑战和可能。

杭州|雪山清泉,映满星辉——闻中教授译著《爱与勇气》《鲜花与美酒的杯盏》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5:0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西侧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主讲人:闻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闻中老师作为深耕中印古典思想研究的学者,近年来倾力主编“梵澄译丛”,旨在向中国读者系统地介绍印度古典文化。这次闻中老师带来了印度近代思想家斯瓦米·帕拉瓦南达的著作《鲜花与美酒的杯盏》。同时,就是本月,闻中老师的另一译作《爱与勇气──印度思想家斯瓦米·辨喜传》也已出版,是印度教大师、印度著名学者斯瓦米·尼基拉南达撰写的近代印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辨喜的生平与思想传记。7月6日,我们邀请中国美院教授闻中做客,分享这两册写满智慧的书,以“鲜花与美酒”交织的盛会,带领我们体味人类文明的瑰宝,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

西安|大漠孤烟直,江湖入梦来——电影《新龙门客栈》美学赏析

时间:7月5日(周六)14:30-16:0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10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张也奇(影评人、西北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王年军(译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影视系教师)、小夜(PCCS色彩顾问、陈列设计师)

7月5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西北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张也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影视系教师王年军、色彩设计师小夜,做客SKP,从武侠电影的颠覆性转型、儒侠精神与乱世情深以及电影中的隐喻和符号化表达等多重角度,与大家深入探讨《新龙门客栈》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西安|将生命还原成一张空白曲谱——葭苇《空事情》唱谈会

时间:7月6日(周日)15:00-17:00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1F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嘉宾:葭苇(诗人、译者、独立音乐人)、脱脱不花(诗人)、马映(诗人)、李傲寒(诗人)等

7月6日下午,西安方所邀请到诗集《空事情》及音乐专辑《一个葭苇》的作者葭苇回到故乡陕西,与诗人脱脱不花、马映、李傲寒,以及音乐嘉宾王小一、张翼翔,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唱谈葭苇的创作,开启一段曼妙的诗歌与音乐之旅。

武汉|光明的可见与生命的极限——长篇儿童小说《蒲公英花园》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舒辉波(作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林彦(作家)、邓鼐(作家、评论家)、蔡俊(作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当光明被命运藏匿,歌声是穿透黑暗的羽翼——《蒲公英花园》用音符编织希望,讲述一群视障少年如何在破碎的星光里,唱响震撼生命的和声。7月5日,我们特别邀请到作家、评论家、《蒲公英花园》作者邓鼐,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舒辉波,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林彦及作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蔡俊,做客SKP,围绕《蒲公英花园》,进行一场以“光明的可见与生命的极限”为主题的对话 。

附:线上活动预告

《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访问程苏东教授

时间:7月6日(周日)15:00

地点:北大文研院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抖音

主讲人:程苏东(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洪范》五行学是汉儒以《尚书·洪范》为基础,杂合阴阳、五行、月令、星占等多种数术知识而构建的一种儒家灾异学说,它包括夏侯始昌所立师法、刘向说、刘歆说、班固说、郑玄说等不同形态,是相对独立于《尚书》学的别传之学,与《易》占侯学、齐诗翼氏学、《春秋》公羊学及纬学等共同构成汉代儒学的灾异论体系。《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将在全面辑佚汉代《洪范》五行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汉代《洪范》五行学的发展脉络,探讨汉儒如何通过一系列阐释手段,实现数术这一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一周文化讲座|关于人生和世界,你想再谈点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