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yigelaigebao 2025-07-06 装修装饰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国是直通车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7月5日晚,现场

  共有60396名观众观看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国是直通车 段修健 摄

  60396人!

  5日晚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现场观赛人数首次突破6万,创造了“苏超”单场上座人数新纪录。

  《新华日报》报道称,这也是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新纪录。

  从第三轮比赛开始每个比赛周末都会创下新高,截至目前,“苏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已经连续5次被打破。

  据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我苏视频”报道,现场球迷速报:江苏省省长和南京市委书记也在人浪中观赛。

  依照公开报道信息,这是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至少第三次在现场观看“苏超”,也是他第二次在这片场地观看南京和苏州的足球对决。

  去年11月24日,第一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第二回合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苏州市代表队以1:0战胜南京市代表队,并以两回合总比分1:0夺得冠军。许昆林为冠军队颁发了奖杯和奖牌。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两大看点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我滴个乖乖!”

  比赛进行到第57分钟,苏州队定位球直接射门击中立柱弹出,看台上惊叹一片。

  场上每有情况,就会掀起层层声浪,在耳边轰鸣。比赛开始不久,观众们就玩起了人浪,乐此不疲。

  现场观众感慨,当日将近40度的天气已经不止炎热,而是滚烫。坐在球场,感觉自己像只小龙虾,通红火热。摇着扇子,衣服湿透,一起呐喊,非常欢乐。

  最终,南京队和苏州队以0:0握手言和,“一哥”悬念继续留下。

  围绕南京苏州,接下来的“苏超”比赛,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苏超”单场上座人数还能不能再被突破?

  从江苏省内现有场馆情况看,可能只有南京奥体中心才能“自己超越自己”。

  按照目前赛程,常规赛阶段至少还有两场比赛会在这里进行:8月17日,南京对阵盐城;9月6日,南京对阵徐州。

  据南京奥体中心官网介绍,其主体育场共有61000个观众席和161个贵宾包间。

  其二,今年“苏超”南京苏州还会不会再次交战?

  从竞赛规程看,本次比赛分为常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

  常规赛阶段13支参赛球队采用主客场单循环赛制,球队之间只会交手一次。

  常规赛排名前8的球队进入淘汰赛。将按照常规赛名次确定对阵,第1、2、3、4名将分别和第8、7、6、5名交手。

  如果南京和苏州都能在常规赛进入前8,且名次刚好符合淘汰赛对阵安排,两支球队将有可能再次上演“焦点大战”。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外界看来,南京和苏州的比赛之所以备受瞩目,彼此之间在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竞争”是重要原因。

  有人调侃,这是“经济第一的地级市VS经济第二的省会”。

  2024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增长6%,增速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南京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今年早些时候,有分析文章用省会GDP除以全省GDP,得出省会“经济首位度”指标。南京的“经济首位度”为13.5%,在27个省会(首府)城市中排名垫底。

  由此,南京被称作“最弱省会”。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认为,经济首位度作为衡量省会经济辐射力的相对指标,这个指标能说明省会在省内经济中的分量,但单一用GDP占比判断强弱存在局限。

  “不能简单认为南京是‘最弱省会’”,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研究员张春龙看来,经济首位度只是衡量城市经济集中度的指标之一,不能全面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

  南京在多个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如高校、科研机构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科技创新领域,南京的研发投入和成果显著,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其产业发展结构多元化,新兴产业如软件、生物医药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

  此外,南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张春龙说,仅凭单一的经济首位度指标就判定南京为“最弱省会”,忽视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多维度价值,是不科学且片面的。

  朱克力分析,南京“经济首位度”较低主要源于江苏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江苏是典型的多中心发展省份,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经济实力强劲,形成多个经济增长极,分散了南京的经济集中度。

  南京产业结构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与周边制造业城市形成互补而非竞争关系,这种产业分工导致南京GDP占比难以大幅提升。

  此外,江苏一直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南京作为省会更多承担科技创新、教育医疗、交通枢纽等综合功能,而非单纯追求经济规模扩张。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江苏是不是只能“散装”?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苏超”爆火,各种“散装”梗功不可没。

  网友们津津乐道,“江苏十三太保,你追我赶,暗自较劲,相互瞧不上”。

  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传媒学院教授陈一用“散装江苏的共同体”来形容目前的状态。“苏超”因“散装”梗走红,但实质上是用体育赛事的方式生动解析了江苏省内的“对抗式团结”。

  江苏的13个城市可以实现形散而神不散,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同时能够发挥各个城市的特色和特长。进一步利用江苏的区位优势,实现共赢和合作。

  以南京和苏州为例。

  去年9月和今年1月,两个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分别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

  依照《规划》,南京和江苏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有相似之处。比如,二者都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有差别,比如,南京的核心定位包括“东部产业创新中心”,苏州则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胡小武认为,南京作为东部产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应当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创新集群的融合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多向发力,以南京独有的科技创新实力,引领和驱动全省发展。

  苏州的制造业则更加发达,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应当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苏州的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城市。

  南京和苏州是江苏省内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同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都处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版图中。

  双方可以在科技创新、产业链配套和教育等领域,互相促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最终形成江苏两个特大城市,引领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新局面。

  此外,这两个城市又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个城市的文化旅游业也可以彼此融合、协同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苏超”又有新纪录,省长再到现场观战!南京真是最弱省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