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澳亚基金朱永强:锚定科技主线布局全球,在长期主义中寻找平衡之道

信达澳亚基金朱永强:锚定科技主线布局全球,在长期主义中寻找平衡之道

yigelaigebao 2025-07-08 装修趣闻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成为核心命题。近日,2025新浪财经公募基金领军人物获奖者、信达澳亚基金总经理朱永强受邀做客新浪财经《让投资有温度——对话掌门人》栏目,围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核心命题展开深度对话。

信达澳亚基金朱永强:锚定科技主线布局全球,在长期主义中寻找平衡之道

  信达澳亚基金总经理  朱永强

  直面行业生存根基:投资者获得感即生命线

  面对当前市场波动与投资者期待攀升的双重压力,朱永强直言:“投资者获得感是行业安身立命的基石。”他指出,当行业无法为客户创造价值时,便失去存在根基。朱永强还分析,此次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推出,背景主要有二:一是公募基金已从20年前的小众行业,发展为拥有超8亿基民、深刻影响国家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过去两三年行业,尤其是权益基金普遍亏损,客户体验不佳。基于这两方面背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既是行业发展应有之义,也是重塑行业形象地位的关键之举。

  企业文化基因:客户首位原则的可持续逻辑

  对于商业利益与客户利益的平衡难题,朱永强给出明确答案:“公募基金行业利益排序永远是客户第一。如果这个定位顺序摆错了,那么商业机构是不可能长久的,既走不远,也走不好。”他特别强调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客户利益实为商业可持续的前提。其次,为量化获得感,他提出“Alpha+Beta+Gamma”公式:20%-30%源于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Alpha),50%取决于宏观经济与行业趋势(Beta),剩余20%-30%则来自投资者行为优化(Gamma)——这正是投顾服务的核心价值。

  在企业文化方面,朱永强介绍,信达澳亚基金将“成就客户”作为核心经营理念,构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要求“不伤害客户、不说谎”,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决定企业投资和销售行为。

  展开来说,朱永强表示,在产品端,公司坚决回避市场热点追逐。在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的指导下,信达澳亚基金采取渐进式能力建设路径:从科技投资起步,逐步拓展至消费、医药、价值投资领域。产品布局严格遵循长期资产配置逻辑,确保每只产品都建立在扎实的投资能力基础之上,而非短期市场风向。

  在渠道管理方面, 朱永强表示,销售环节的核心是“逆向销售”策略——市场低迷时主动推荐权益产品,市场亢奋时引导配置固收资产。当产品表现遭遇短期波动,公司要求要与客户经理深入沟通,阐释投资框架与理念,避免客户因净值波动产生恐慌。同时积极引导客户进行定投或理性加仓,将市场波动转化为长期布局的契机。

  朱永强还提到,考核机制是理念落地的关键抓手。在投资端,基金经理的考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且以三年、五年的长期业绩为核心评价标准。在销售端,考核彻底摒弃规模导向,转而聚焦客户实际盈利状况、客户数量增长以及渠道满意度。

  差异化破局:资产配置深度决定方案厚度

  对于目前行业内投顾服务同质化的现象,朱永强认为基金公司具备天然差异化优势。“资产配置的深度决定投顾方案的厚度。”信达澳亚基金正构建覆盖货币、固收、权益等多元配置能力,并通过量化模型精准刻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目前其FOF团队业绩优异,对银行、券商的解决方案已初见成效。在他看来,投顾的本质是解决人性弱点与资金属性错配问题,而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产挖掘与量化配置能力。

  信达澳亚基金积极践行监管《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中对积极推动公募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的要求,目前正在申请投顾业务牌照中。在投顾团队建设准备方面,信达澳亚基金积极搭建面向财富管理机构的投顾团队,旨在赋能财富管理机构,而非直接面向最终客户。目前,公司正针对不同特点的金融机构和渠道,如银行、券商,搭建不同的解决方案,提升投顾能力与产品输出质量。经过近年发展,公司旗下权益类产品在过去一年的业绩验证中表现优异,截止6月30日,业绩排名显示,信达澳亚基金权益类行业排名8/166,过去7年长期业绩收益率更是排名行业2/115.另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公募基金混合型基金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7.12%。在混合型基金规模超100亿元的公司中,信达澳亚基金以18.95%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

  直面业绩低谷:坚守投资框架,拒绝风格漂移

  谈及业绩低谷期的应对之策,朱永强以公司实践为例。他提到,过去两年科技板块深度回调导致业绩承压,但信达澳亚基金坚定选择保持投资框架稳定,不追逐热点、不漂移风格,持续优化投资策略。

  朱永强认为,频繁调整投资框架追逐热点虽可能带来短期业绩增长,但长期来看必会损伤客户利益,损害公司声誉。因此,公司坚持在既定框架下精进,通过深度研究与策略优化提升业绩稳定性。今年以来,该策略助力业绩重返行业前列。“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终将兑现回报,”他坦言,“短期亏损时需加强客户沟通,引导定投或逆势加仓,用时间化解波动。”

  行业三大破局点:跨境、多元与人才深度捆绑

  展望公募行业未来发展,朱永强认为近期出台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指明了方向。朱永强提到,浮动费率制度的推出,首次将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持有人的利益深度捆绑,一改过去单纯追求相对收益的模式。同时,多基金经理协作模式的探索,有助于淡化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转向依托基金公司整体投研实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此外,允许权益基金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将助力平滑投资波动,提升获取绝对收益的能力,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持有体验。

  随着国内利率持续下行,提供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日益稀缺,红利低波等稳健型资产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获得更多投资者青睐。在此背景下,朱永强认为,行业需前瞻布局三大关键领域:一是大力建设跨境投资能力,实现从权益到债券的全球资产配置;二是寻求在黄金等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投资上取得突破,完善多资产配置工具箱;三是持续推进核心人才激励机制,将基金经理、公司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紧密联结,打造稳定、专注的投研队伍。

  核心能力建设:全品类权益+量化引擎+中国视角

  面对当下新的经济形势,朱永强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认为中国科技的创新浪潮正风起云涌,这将成为资本市场长期回报的源头活水。基于“科技突破加速”与“利率中期下行”的双重研判,他指出信达澳亚三大核心能力建设路径:一是锻造全品类权益投资标杆:持续强化主动管理能力,目标打造行业一流的权益投资矩阵;二是构建顶尖量化投资引擎:重点突破量化权益领域,以科技赋能投资决策精度;三是布局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公司积极申请QDII资格、申报互认基金,拟在获得相应资格和产品批复后,伴随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建立跨境投资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中国视角的全球配置方案”。

  “真正的负责任企业,在于能否在科技变革与市场波动中守住三观正派的企业根基。”朱永强在总结中强调,信达澳亚基金将持续以专业能力和长效视角,在科技投资主航道与多元资产配置新蓝海中,为投资者兑现“可托付、可持续”的价值承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信达澳亚基金朱永强:锚定科技主线布局全球,在长期主义中寻找平衡之道》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