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面临的挑战:“去中心化”的特性和监管合规的矛盾

稳定币面临的挑战:“去中心化”的特性和监管合规的矛盾

yigelaigebao 2025-07-15 中式家装 1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年稳定币迎来重大突破,截至6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首次超越Visa和万事达交易总和,成为重构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

在7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稳定币是一个重大的金融创新,以其支付效率、隐私保护和低费用的显著优势,并借助区块链技术对传统监管的套利空间实现市场化突破。但是,稳定币的未来并非坦途,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对于稳定币的合规审查若趋严,其低成本优势会被迅速侵蚀。

比如,传统SWIFT结算需支付约5%的费用,且结算周期长达数日;而采用稳定币结算,费率可降至1%以下,同时资金在一至两小时内,甚至秒级可到账。当前,蓬勃发展的稳定币正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与极短的结算时间,引发现代支付体系的重大变革。

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其价值通常与某种相对稳定的外部资产挂钩,从而保持价值稳定。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研讨会上指出,稳定币是基于价值的、去中心化的、与法定货币挂钩的代币,其核心优势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的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效率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常务副书记王晋斌也表示,稳定币的最大优势是支付效率和链上交易的“去中心化”,对于前者,所有参与者都会大力支持,但对于“去中心化”,任何监管者都是“有限支持”,甚至不表态不支持,如稳定币通过智能合约运作,无明显法定责任主体,模糊了证券、支付工具与商品的界限。

稳定币面临的挑战:“去中心化”的特性和监管合规的矛盾

去中心化金融(Defi)强调自由、去中介化和自治,其核心原则是让金融活动摆脱传统中心化机构的束缚。在去中心化金融体系中,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各种金融操作,参与者无需通过银行、证券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就能进行借贷、交易等活动,这种模式赋予了用户极大的自由和自主性,同时也降低了稳定币的发行成本和使用成本。

然而,监管机构出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和防范金融犯罪等目的,需要对金融活动进行严格监管。以稳定币而言,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都推出了针对稳定币的法规,将稳定币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对稳定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等各个环节做出限制,确保其合规运营。比如,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对于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均接近0%,但对于稳定币的发行机构要求准备金率为100%。

“若统一按1:1法定货币储备并纳入监管,再冠以新币名既无必要、亦增加成本。”管涛说,“当前舆论过度聚焦私人货币叙事,实质是2008年后‘货币非国家化’思潮的延续,但合规要求、流动性与信用风险、寡头竞争及监管负担将压缩绝大多数发行者的生存空间。从三方来讲,稳定币的发行者纳入监管以后,合规成本将大幅上升。”

此外,与会专家指出,对于监管而言,稳定币“去中心化”的特性允许资金绕过传统外汇管制和资本监管,形成新的资本外逃通道;稳定币替代本币后,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会被干扰,政策传递效率可能随之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以美元稳定币为例称,大规模美元稳定币的流通将扭曲货币乘数与政策传导;此外,美元稳定币虽会暂时强化美元地位,但其对美债价格更敏感,反而可能加剧美债波动。 

关于稳定币对国际货币体系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专家们的判断不尽相同。

管涛认为,稳定币难以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无需神化。他指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是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形成少数强势货币的良性竞争。稳定币虽然具有技术优势,但其背后仍然依赖于主权货币的信用。因此,稳定币无法成为超越主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支柱。国际清算银行(BIS)也指出,稳定币在代币化方面虽有前景,但仍存在根本性缺陷,无法满足健全货币制度的要求。

管涛表示,中国已凭借第三方支付与数字人民币实现无现金社会与跨境实时结算,未来应保持战略定力,以数字人民币、第三方支付及自贸区试点多轨并行,在数字货币竞争中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在监管框架内允许私人机构参与跨境支付创新,厘清离岸—在岸规则衔接,防范外汇管理冲击。

王晋斌则认为,一旦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被广泛认可的商业模式,其对背后锚定货币及高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将同步上升。当前稳定币规模已逾25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未来或达2万亿美元,此一量级将显著抬升美元与美债需求,从而直接强化美元货币体系。与此同时,稳定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渗透:当用户需要美元钱包时,购入稳定币即间接增持美债并扩张美元需求。由此,稳定币成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演进的重要新支点,既作用于货币体系层面,也波及含义更为广泛的金融体系层面。

张明认为,虽然稳定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是边际性、而非颠覆性的。美元稳定币的发展会强化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定位,但难以成为整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稳定币体系的核心还是提供高质量金融资产的能力,即提供一个高流动性、高信用等级资产的能力。

他表示,中国应利用已存在的优势,突破监管限制,迅速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互补,扩展人民币海外使用并助力国际化。

“目前,中国主要在推的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零售型的央行数字货币,它主要替代现金,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零售,即商铺和个人之间的交易。所以目前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非常有限,海外的使用场景更加有限。中国如果发展人民币稳定币可借助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自带场景优势,在离岸市场与上海临点试点并行推进,与数字人民币互补,显著扩展人民币海外使用并助力国际化。”张明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稳定币面临的挑战:“去中心化”的特性和监管合规的矛盾》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