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频频增持银行股,财务、政策与战略协同是主因

AMC频频增持银行股,财务、政策与战略协同是主因

yigelaigebao 2025-07-25 装修图样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又见上市银行获资产管理公司(AMC)增持。7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股东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增持该行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8%。

  近期,AMC多次“加码”银行股。受访专家认为,AMC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其增持行为通常被视为对银行股价值的认可,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为银行股股价提供支撑。同时,AMC通过增持持有商业银行股权,可以基于股权纽带形成较强的战略协同效应,更好地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增持背后有三大原因

  光大银行公告显示,中信金融资产于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7月22日期间,增持该行A股股份263619600股(2.636亿股),H股股份279112000股(2.791亿股),合计占该行总股本的0.92%。中信金融资产持股比例由7.08%增至8.00%。

  此前,7月22日在港股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中信金融资产于2025年6月27日增持中国银行H股股份,此次增持后,中信金融资产持股比例由17.32%上升至18.02%。

  事实上,对于上述增持,中信金融资产此前早已“剧透”过相关计划。2024年11月份,中信金融资产发布关于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的公告,其中包括一揽子投资配置计划。

  具体来看,公告中提到的一揽子投资配置计划涉及金额503亿元。其中,一是通过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约112.66亿元进一步购买中信股份4.88%股份;二是以不超过260亿元进一步购买中国银行股份;三是以不超过40亿元进一步购买光大银行股份;四是委托中信信托(作为受托人)、(作为顾问)、(作为顾问)及(作为托管人)以不超过200亿元设立单一资产服务信托开展投资。

  “AMC频频增持银行股有三大原因:财务协同、政策协同与战略协同。”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务层面,银行股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等特点,契合AMC对“压舱石资产”的需求;政策层面,财政部将AMC股权划转中央汇金后,其增持行为与中央汇金“稳定资本市场”使命高度一致;战略层面,AMC与银行形成“不良处置+资本补充”闭环,可通过供应链金融深化合作,提升综合收益。

  AMC与商业银行基于股权纽带建立更紧密的战略互信与合作关系具有多重意义。田利辉表示,对商业银行而言,可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并提振市场信心;对AMC而言,除股息外,还可通过股价上涨获取资本利得,兼顾风险分散与收益优化。

  借道可转债增持银行股

  除了直接增持,还有AMC选择通过可转债增持银行股。

  6月30日晚,发布公告称,2025年6月27日,公司收到中国信达旗下子公司信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投资”)的通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1.1785亿张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截至2025年6月27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合计转股股数为9.1217亿股。由此,信达投资跻身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序列。

  在田利辉看来,通过可转债转股成为银行股东,该模式本质是“风险化解+资本补充”的创新融合,具有双重价值。对银行来说,可化解可转债兑付压力,避免巨额本息支出;对AMC而言,以低成本获取股权,未来可通过分红或二级市场退出获利。未来,该模式或成为可转债退出的常态化工具,前提是AMC具备资金实力、银行基本面修复以及监管持续引导“AMC+银行”协同创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股具备高股息率和低市净率等特点,AMC增持银行股可获取稳定的股息收入,增加收入来源。同时,AMC增持银行股,有助于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缓解资本压力。

  “综合来看,AMC增持银行股是其转型需求与政策导向的双重结果,通过可转债转股退出模式,AMC在帮助银行补充资本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资产配置的优化。这一模式对银行、AMC及市场均具有积极意义。”娄飞鹏进一步表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AMC频频增持银行股,财务、政策与战略协同是主因》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