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20年办案3000起,避免“案结事未了”

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20年办案3000起,避免“案结事未了”

yigelaigebao 2025-07-30 装修趣闻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如何避免“案结事未了”?基层法官钱继红给出了答案:努力寻找案件“最优解”。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五位来自法院系统的代表围绕“严格公正司法 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与记者见面交流。

钱继红 中国网 图

钱继红来自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徂徕人民法庭。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基层法庭工作,办理大大小小的案件3000余起,走遍了辖区100多个乡村,化解矛盾、指导调解、办理案件、送法下乡,累计覆盖群众上万人。

她说,20多年来,自己既见证了当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变化,也深刻感悟到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基层善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当一名‘老百姓身边的法官’,我很自豪。”

在处理乡亲们之间的纠纷时,如何避免“案结事未了”?“法律不仅是‘护身符’,也是‘指南针’。”钱继红在见面会上引述了一位案件当事人的案后感慨。据介绍,在处理一批涉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案件时,她发现存在流转土地“四至不清”、租赁期限含糊其词、违约责任语焉不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千万亩良田的经营稳定,也是种粮大户的生产信心。”为此,法庭成立了“法润乡村”志愿服务队,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结合近年来办理的涉农典型案例,向他们普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知识,讲解土地耕种过程中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以及遇到矛盾纠纷时如何更好保护自己。

同时,法庭还指导当地群众修订完善规范化的合同样本20余份,帮助他们避开“坑”,守住“田”。此外,还向相关部门制发司法建议10余份,实现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另一起案件则是家庭矛盾。原告邹某将继母于某告上法庭,认为继母把口粮田转包给了他人,请求法院依法判其腾退土地、赔偿损失。

“我们敏锐察觉到案件背后复杂的情感纠葛,如果仅仅依靠法律的裁决,或许能够解决涉案土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但母女之间的感情裂痕却难以弥合。”钱继红直言,家庭矛盾纠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案子,更事关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为此,法庭努力寻找案件“最优解”,通过启动多元解纷机制,联合综治中心调解员和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共同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调解。

在一次调解过程中,继母于某家中的一张照片引起了钱继红的注意,“那是她帮忙照顾外孙女时的照片,借此契机,我们引导双方回忆之前相处的点点滴滴,融洽二人之间的亲情,最终母女俩抹着泪握手言和。”

“司法裁判不仅是个案的定分止争也更肩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职责。”钱继红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20年办案3000起,避免“案结事未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