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之城湖州,交卷

逐绿之城湖州,交卷

yigelaigebao 2025-08-08 中式家装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地处“长三角之心”,灵动的绿色之城浙江湖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阶段性答卷。

8月8日,湖州举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湖州二十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展成果。二十年来,湖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湖州生态文明从“先行地”到“示范地”、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到“绿色低碳”、城乡面貌从“局部美丽”到“共富共美”、城市品牌从“市域名片”进阶为“窗口示范”。

项飞 摄

这是一条改革赋能的引领之路。

二十年来,湖州累计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标准130余项,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13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制定出台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等12部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河长制、绿色产品认证、生态警务等一批首创性改革在全国推广。“湖州逐步探索构建了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湖州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夏威表示。

以制度改革护航,湖州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潘鸣在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湖州PM2.5浓度改善幅度57.03%,空气优良率改善幅度56.51%;入太湖水质连续17年保持Ⅲ类及以上,去年入太湖断面水质首次实现Ⅱ类水全覆盖,达历史最优。

同时,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区县全覆盖的地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湖州生态文明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这是一条绿色低碳的创新之路。

如今的湖州,不仅环境有“绿的底色”,产业也有“绿的动力”。发布会上,有两个数据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减”,湖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近20年间下降了约48%;另一个则是“加”,湖州高新技术企业从2008年的58家增长至2024年的2071家。

加减之间,是绿色生产力的生长哲学。长兴蓄电池行业高峰时期企业达175家,但大多“低小散”,两轮集中整治提升,企业数量减少到16家,但销售收入提高了14倍。南浔整治提升企业1.3万家,电梯、电机、电磁线、木地板“三电一板”块状经济实现蜕变,近三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长。德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率先实现了科技创新鼎、天工鼎、大禹鼎等“六鼎大满贯”,并且是国内唯一一二三产均为国家级平台的县域。

当下的湖州,正持续构建“2+8”高能级平台体系,聚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绿水青山间舒展一幅绿色低碳发展的大美画卷。

这是一条生态转化的富民之路。

绿色发展,最终落脚点是百姓的获得感。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发布会获悉,湖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已显著缩小至1.53,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全国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之一,全市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高达95%以上。

当前,湖州创新推出青年入乡发展、片区组团经营、“两入股三收益”等五大模式,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比如安吉,2022年以来累计吸引青年入乡近4.3万人,每年新增常住人口1万左右,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青年入乡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乡村实践路径,将安吉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青年发展、人才云集的“金山银山”。

沉睡的生态资源正高效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资本。逐绿而行,湖州生态惠民、产业富民的共富之路正越走越宽。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逐绿之城湖州,交卷》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